老薛在〈保險不完美?買保險前你應該知道的一些事〉裡談到,保險(保障)只是財務規劃的一環,它能讓你的生活不要過的更差,但生活要過的更好,要靠你自己。而投資,就是讓自己過的更好的其中一個方法。(當然,你需要有本錢才能投資)
不過老薛接觸過很多人,知道其實對於大多數一般人來說,投資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,複雜到很多人都懶得深入了解。因此老薛綜合自己近十年的投資經驗,還有不少書籍與網路文章的見解,提出一個簡易可行的懶人投資方式給你參考。
先說結論:(這只是一個參考,非絕對)
1、十年內會用到的錢:放定存
2、十年以上才會用到的錢:股票型基金+債券型基金
如果你的資金不多,或者懶得去了解複委託或海外券商,老薛建議你直接考慮台灣50或台灣高股息,這兩支基金的說明可參考〈老薛淺談投資----台灣50與台灣高股息〉。
如果你的資金比較多,在手續費或匯款成本不會佔太高的情況下,建議你透過複委託或海外券商,因為國外的ETF收費都比台灣的低不少,又有非常多的種類可選擇,很容易就能投資全世界。至於詳細該如何操作呢?後面會有更進一步的說明。
說完結論,以下說明我如此建議的理由吧。
投資前該知道的第一件事:
各種投資的長期報酬率和風險有多少?
在〈老薛淺談投資----長期持有〉一文裡,老薛提到《散戶投資正典》裡的一張圖:
這張圖表示的是,在美股1802~2006這段期間下,持有美股不同時間長度,可能會有的最佳報酬和最大虧損。
舉例來說,只持有一年的話(從年初到年末),最好的報酬是66.6%,但最差可能是-38.6%的虧損。而如果持有時間長達20年以上的話,即便在最差的時間點進場,年報酬率還是正的。綠角的〈台股的長期觀點---續2〉一文中也提出台股的相關數據,同樣是持有20年以上,就必定會有正報酬。
而這也是為什麼老薛會建議十年內會用到的錢放定存的原因,除非你不在乎要用錢時是虧損的。
那老薛為何不建議是20年以上才考慮投資?的確,從這兩張圖看來,如果真的必定要正報酬,放20年以上才是最安全的。
但是有兩個方式,可以減少投資風險。
一個是避免在股市過高時留在場內,但如何判斷呢?方法有不少,像是以股市總市值除以GDP所得出的「巴菲特指標」;或者,老薛個人較偏好參考股市的「股價淨值比」,也是其中一種。不過這些指標真的有用嗎?其實不見得有用,而且效果恐怕短期內難以見效,綠角的〈各種常見指標能否預測股市走向〉,就舉了不少指標測試的結果,其實大多數是沒有幫助的,而即便有幫助的,效果也有限。不過,或許你還是可以加減參考看看。
另一個方法呢,就是利用不同的資產配置,來降低投資的風險,相較於前一個方法,老薛認為這個方式是比較可行的。
投資前該知道的第二件事:資產配置
可以投資的類別很多,除了股票以外,還有債券、原物料、貨幣、不動產等等,透過資產配置,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,可以有效分散風險。
不過既然是懶人投資了,就不用搞的那麼麻煩,直接選擇簡單又有效的方式就好了:股債配置。(如果你不知道債券是什麼,請看這篇文)
股債配置就是把資金放在股票和債券這兩個類別,因為對於高評等的債券來說(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低的債券),雖然長期報酬率較股票低,但風險也低很多。只要適當配置,雖然長期報酬率會下降,但至少就能降低波動的風險。
「USA STOCK」部落格格主的一篇文〈過去80年,各種股債配置的報酬與風險〉,就列出了不同股債配置比例下的長期績效與最好和最壞的一年績效。
舉例來說,持有100%的美股,長期年報酬率是9.6%,報酬率是最高的,但相對的,最差一年的表現是-43.1%。而如果持有的是股債各佔一半,長期年報酬率是8.1%,最差一年的表現是-22.5%。跌幅少了一半,但報酬率只差了1.5%而已。
或者,也可以使用像「Portfolio Visualizer」(說明連結請點我) 這類可以回測查詢不同投資標的配置績效的網站,去了解不同投資標的間的報酬與風險。
老薛這裡使用美股(ETF代號:VTI)和美債(ETF代號:BND)的ETF做搭配,三組股債配置比例分別是100:0、50:50、30:70,以下是回測績效的結果:
回測期間是2008/1~2017/9,剛好有經過金融海嘯時期。這三組的報酬率依序是8.28%、6.66%、5.65%,而這段期間的最大跌幅是-48.15%、-23.71%、-13.01%,結論跟前面的資料都一樣,股票持有比例越高,長期報酬率就越高,但海嘯來時虧損幅度也越大,反之亦然。
雖然過去不代表未來,還是要考慮當下不少因素,但仍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(總比摸著眼亂投資好)。因此,你可以參考這些資料,按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,來配置自己的股債比例。
但如果你很難決定該如何配置的話,老薛建議你先考慮股債配置5:5,等到你更有把握,更了解投資的時候,再做調整。
投資前該知道的第三件事:
費用是影響報酬率的最關鍵因素
你應該知道,也值得慶幸的事,就是雖然大多數的領域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但在投資的世界裡,其實並沒有這樣的事。因為在投資領域要賺到更多的錢,你有所成長是不夠的,關鍵是要能打敗大多數人,特別是能贏過那些基金經理人。然後更殘酷的是,打敗大多數人還不夠,還必須打敗自己所承擔的費用,包括手續費、基金內扣費用、稅賦成本等等。
老薛在〈老薛淺談投資----基金分類與費用、報酬的關係〉裡列舉了很多文章和證據,來表示基金的費用通常就是決定投資報酬率最重要的因素,即便想要靠什麼「4433法則」或「基金歷史績效」來挑出能打敗市場指數(像是台股指數、美股S&P500指數),長期而言也幾乎都會失敗。
事實上,靠經理人自己選投資標的的「主動型基金」已經逐漸落沒,反而是按照公開選股條件來投資的「被動型基金」(像是0050、0056)越來越受到重視。在〈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?〉一文裡的第二張圖,就明確顯示出,在2006年後,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已經走上兩條不一樣的路了。
從上圖可以看出,2006年開始,主動型基金的資金都不斷流出,反觀被動型基金不但一直不斷有資金流入,而且每年流入的資金還呈現明顯的成長趨勢。
甚至連著名的股神巴菲特都不斷公開推薦被動型基金。〈巴菲特為何總推薦指數基金?〉一文裡提到,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稱,若立遺囑,會將90%的現金拿去購買指數基金。
巴菲特對被動型基金的信心,反映在他還公開跟避險基金對賭百萬美金,認為沒有一組避險基金在扣除費用後還能贏過美股的S&P500指數ETF。這是一場從2008年開始、2017年結束的十年賭局,有趣的是,他的對手在2015年2月就提前認輸,因為差距太大了。然後更有趣的是,同樣從2008年開始計算,計算到2016年共9年,其實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薩威投資績效一樣輸給S&P500指數。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?這涉及金融市場的隨機性,以及規模等因素,才會讓強如股神,也很難一直贏過市場績效。(不過加上股神前期的績效,還是能狂電美股表現的,他真的是極少數的例外啊!)
所以綜合以上的種種證據,你對投資不太了解,其實也沒什麼,因為就算是華爾街的那群天才,表現也不見得會比你好。因此在投資裡,你該做的,其實就只是選擇低費用的被動基金,然後就好好過日子。
然後呢?讓我們開始動手吧!
現在你知道資產配置在不同比例下的報酬與風險,也知道費用對於投資績效非常關鍵,最後,當然就是要實際投資啦!
不過在投資前,你務必要確認清楚自己未來的財務計劃,不要五年後就要買房付頭期款了,明明就是不能虧損的錢,還拿去砸在股票型基金裡。
關於這些短期幾年內就要用到的錢,不管是為了買房、買車、結婚、出國留學等等,如果你覺得不能冒險,就乖乖放定存就好。能冒險的,能放超過十年的,再拿出來投資吧。
只靠台灣本土的投資商品來投資
老薛在文章開頭就建議了,如果你資金較少,或者對投資海外不放心,或是擔心遺產方面的問題家人不會處理,那就選擇台灣50或台灣高股息就好。至於這兩者哪個較適合你,可參考〈老薛淺談投資----台灣50與台灣高股息〉。
因為台灣目前沒有好的台灣債券ETF可選(就算有,殖利率恐怕也太低),所以老薛會建議你可以考慮直接用定存來替代。或者,如果可以接受匯率波動但又不想透過複委託或海外券商的,「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ETF(00679B)」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標的。
錢多一點而且想前進全世界的
關於複委託和海外券商的比較,你可以參考〈複委託跟海外券商怎麼選?〉。
複委託的單筆手續費較高,目前看到最低的單筆低消是永豐證券的11.99美元(註:7.99美元方案目前已暫停),相當於360元台幣。如果是一個月只能存3000元的小資族,存了一年有3萬6,投入一次的手續費就佔了1%。而且後續賣出也都是需要手續費的,因此是否值得,就要見仁見智了。再說,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拿到這麼好的條件。如果是富邦證券的低消18美元,就是台幣540元,佔了3萬6的1.5%,手續費貴到跟銀行買基金差不多!但如果能年存12萬,低消18美元就只佔0.45%,相較之下就好多了。(註:該文章撰寫當下是2017年10月,這些活動都非常可能有異動了,要請你跟券商再做確認。)
海外券商雖然手續費比較便宜,甚至有免手續費的ETF可以選擇,但就需要負擔匯款的成本。以文中提到的2016年國泰網銀電匯為例就要600元,也是不小的成本。因此,還是會建議資金多一點再透過複委託或海外券商來投資。
至於實際的投資標的,老薛建議股票的部份可以考慮美股(ETF代號:VTI)或是全世界股市(ETF代號:VT)。債券的部份,可以考慮中期美債(ETF代號:BND)或長年期的美債(ETF代號:TLT)。
甚至,如果你真的很懶,想要一支ETF就同時完成投資全世界和股債配置,而且還會自己完成「再平衡」的話,有些股債混合的ETF是不錯的選擇。
iShare發行了四檔股債混合的ETF,它們的名稱和股債配置比例如下:
AOA:股8債2
AOR:股6債4
AOM:股4債3
AOK:股3債7
以AOA為例,它的總費用率是0.25%,以美國的ETF來說不算低,但以同類型的ETF來說則是算便宜的。
如果你真的很懶很懶,複委託搭配這種股債混合的ETF,真的是很適合的投資策略。(可參考〈AOA省下的時間〉)
但是,如果你很積極,希望了解更多,追求更佳配置方式的話(老薛是覺得這樣已經很不錯了,而且很難說有所謂的「最佳」),你可以買幾本相關書籍來看,會比較好入門。進階一點,或是想看免費的,可以看「綠角財經筆記」、「寒雨竹軒」,或是加入臉書裡的「ETF資產配置社團」(此為非公開社團,要成功加入才能看到貼文)。
結論:不要讓你的錢睡著了
回顧前面〈過去80年,各種股債配置的報酬與風險〉這篇文提到的股債配置,在股債各半的情況下,長期報酬率有8.1%。而以老薛近9年多的回測試算來看,年報酬率也有6.6%。
這是一個怎樣的績效呢?
8.1%或許太樂觀,所以我們只以6.6%來試算就好。假設每年存下12萬(相當於每月1萬)去投資,最後會換到怎樣的報酬呢?
如果你現在35歲,離65歲退休還有30年,投入的360萬,到時候會變成擁有1124萬;如果你現在只有25歲,才剛出社會沒多久,如果能堅持不懈的投資40年,65歲的時候,你就能夠擁有2304萬。
當然,過去不代表未來,未來30年、40年會不會有這樣的報酬?不知道,老薛不可能保證。但人生有很多事本來就很難預測,我們只能盡自己所能,盡可能蒐集資料,然後做出自己認為最合理、最有可能成功的判斷。剩下的,就只能隨機應變了。
再說,就算沒有6.6%,只有5%、4%、甚至3%,也絕對比放著變薄好。
最後,如果你還沒有證券戶,就去開個戶吧。但如果你沒有本錢投資,那就請好好努力工作,提高薪資收入,因為投資自己,其實就是最好的投資。
註:這裡只考慮如何讓資產增長,如果你還需要考慮到稅賦、遺產規劃方面的問題,請找相關專家討論。
如果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,而你還想了解更多資訊的話,歡迎直接和老薛聯絡。
手機點我一鍵加line帳號
line id:falseshelter
想要多了解一點老薛,知道我是怎樣的業務,會做什麼和不會做什麼,請看《關於老薛》
或者想要多看幾篇老薛的文章,可參考以下兩篇:
〈初次到來請看這篇〉
〈文章列表(依日期排列)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